查看原文
其他

青岛啤酒被日本合资方抛弃,啤酒包装进入寒冬?

2015-10-19 Baker 包装地带


2015年10月18日,青岛啤酒公告称,与日本第三大食品饮料公司三得利中国在上海签订《框架协议》,青岛啤酒将收购与三得利合资公司50%的股权。而三得利出让价仅仅8.229亿元,堪称白菜价。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本三得利的退出与中国近年来啤酒消费市场的加速下滑不无关系。

过去20年来,随着国人逐渐逃离贫困线并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中国的啤酒工业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啤酒消费保持了25%的惊人增长,目前已经连续数年稳坐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的霸主位置。

不过,从2014年开始,中国啤酒消费上行的势头嘎然而止,啤酒产量首次出现负增长,2014全年微跌0.96%。进入2015年,中国啤酒产量更是出现加速下降趋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啤酒行业共生产啤酒3479230万升,同比下降6.12%;另一方面,在零关税、自贸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洋啤酒渐渐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36310万升,同比增加65.7%。

国产啤酒产量大减,进口啤酒剧增,表明中国的啤酒包装的蛋糕不仅减少了一大块,而且还被国外的包装企业偷走了一小块。

在中国,啤酒包装是一个体量极其巨大的市场,主要包括啤酒箱、卡盒、玻璃瓶、金属易拉罐、啤酒标签和塑料框等包装制品。目前我国瓶装啤酒占比70%,罐装啤酒占比30%。对中国的啤酒包装企业来说,如果啤酒产量下降6.12%,意味着22-41亿只玻璃瓶、10-16亿只易拉罐订单消失。也意味着大约2亿只卡盒和2亿只瓦楞纸箱订单消失。

今年年初,啤酒行业人士对2014年啤酒产量轻微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受天气异常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环境变化主要是“三公消费”被限制带来的连带效应。

但2015年前8月竟然出现6%的显著下滑,已经无法用天气和“三公消费”来轻描淡写了。特别是3月以来中国进口连续出现15%左右的负增长,显示中国的内需的确出现了大问题。一方面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大量失业和收入锐减,抵制了国人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房地产绑架了国人几辈子的财富,不仅眼下被捆得死死的,未来二十年还要为还房贷而缩减消费。

“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4.2升/年,已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33升/年,国内啤酒消费量正趋于饱和。”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分析,未来10年国内啤酒人均消费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人口老龄化抵消新增消费量等,它已达到消费量阶段性的峰值,5年内变化不大。”

虽然离捷克、德国等人均130升/年的消费有很大距离,中国的啤酒消费俨然已经悄然从巅峰下滑。由于贫富分化严重,加上年轻人口大量减少和老年化社会加速来临,未来十年,中国的啤酒消费都不容乐观。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的10月10日,全球最大的纸业公司美国国际纸业宣布退出与山东太阳合资的企业。

三得利白菜价退出中国合资公司,与前几日全球最大的纸业公司美国国际纸业剁手剁脚式退出与山东太阳纸业合资公司的行为如出一辙。种种迹象表明,嗅觉敏锐的国际巨头对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远比我们想象的悲观。

面对加速下滑的啤酒消费市场,面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下游食品饮料客户和上游造纸供应商双双退出,中国的包装企业必须要认真思考并积极应对未来啤酒包装订单持续下滑的不利局势了。

亲,您看完本文用了 秒,分享则只需1秒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